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动态

行业新闻

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供给侧改革:仿制药行业大洗牌即将来临

发布时间:2016-06-13 13:14

近日,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下发了关于落实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》有关事项的公告。此次食药监总局划定了289个仿制药品种于2018年年底前完成一致性评价。此外,总局在公告中还表示,自第一家企业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后,三年后不再受理其他药品生产企业相同品种的一致性评价申请。

根据国家食药监总局的规定,此次评价对象主要是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实施前批准上市的仿制药,包括国产仿制药、进口仿制药和原研药品地产化品种。

其中两类药品或将受益:在中国境内用同一条生产线生产上市并在欧盟、美国或日本获准上市的药品;国内药品生产企业已在欧盟、美国或日本获准上市的仿制药。

不过,大部分仿制药企业难免此劫,仿制药行业大洗牌即将来临。

“此次参比的对象还未最终确定,但从目前来看参比对象大部分都是原研药,这对于企业来说,压力很大。”一位行业人士向记者介绍,一些药企在此前的药品申报过程中存在临床数据不完整、造假等行为,和原研药差距太大。

此外,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加大了企业的成本。此前一款药品做临床数据的叫价可能只有50万元-60万元,但现在由于临床基地数量受限且时间较紧,临床试验出现塞车现象,目前一款药做一致性评价的价格涨至500万元,有的甚至高达800万元。

由于做一致性评价的价格水涨船高,目前很多企业放弃了一些品种,而一些企业则干脆放弃了做一致性评价。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,从最终的效果看,有助于整个医药行业产业升级、提升药品质量。此外,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加剧行业的兼并重组。一些资金实力较弱的小企业如若有好的品种,可以寻求大企业的支持。

EN